当“工业4.0”“智能制造”成为制造业的高频词,传统设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。然而,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跨越,究竟难在哪里?传统设备如何摆脱“纯机械功能”的标签,实现智能化的蝶变?
近日,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盘古信息)CTO刘总与深圳市智晟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智晟威)董事长李总展开深度对话,以智晟威的转型探索为例,拆解传统设备厂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,为行业提供了一场充满洞见的思想碰撞。
智晟威的转型野心
“我们现阶段的定位是——打造世界一流的SMT输出设备世界第一品牌。”智晟威董事长李总的开场白,道出了这家企业的行业野心。作为SMT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,智晟威在传统设备制造领域已积累深厚功底,但李总并不满足于此。
当被问及未来5年的定位变化时,李总给出了更具前瞻性的答案:“成为智能化的工业4.0设备制造商。”在他看来,工业4.0的核心是“智能化、少人化、科技化”,而这一转型将从两方面发力:一是让产品“富有灵魂内涵”,通过软硬件结合提升智能化水平;二是让企业管理“更智能”,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与可控化。
从“燃油车”到“新能源汽车”: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跃迁
“智晟威的现状,其实是中国很多设备厂商的缩影。”盘古信息CTO刘总以一个生动的比喻,点出了传统设备企业转型的核心命题——他将传统设备比作“燃油车”,将数字化转型后的智能设备比作“新能源汽车”,揭示了这场变革的“质的飞跃”。
产品的四大变革
l 从“机械化主导”到“电气化跃升”:传统设备如同燃油车,90%依赖机械化,仅10%涉及电气化,核心诉求是“功能实现、成本控制、耐用性”;而智能设备如同新能源汽车,电气化(智能化)比例将大幅超越机械化,软件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l 架构的根本性重构:燃油车的电器架构简单,类似“30年前的CPU”,仅能满足基础功能;新能源汽车则基于强大的操作系统,需要整合智能交互、互联网连接等复杂能力。同理,未来的智能设备需构建全新软件架构,实现硬件、数据、场景的深度耦合。
l 服务本质的拓展:燃油车的核心是“安全驾驶”,而新能源汽车延伸出“智能驾驶、娱乐驾驶、舒适驾驶”等多元需求。智能设备也将超越“单一生产功能”,向“远程管控、智能调整、数据反馈”等综合服务能力升级。
l 客户需求的倒逼升级
“就像汽车消费群体从‘70后’转向‘90后、00后’,设备的客户需求也在剧变。”盘古信息刘总强调,新一代客户更注重个性化、智能化与体验感:他们希望设备能与管理系统无缝对接,能通过iPad远程掌控所有设备,能实现产能、维护的智能预警……这些需求正倒逼设备企业从“卖硬件”向“卖整体解决方案”转型。
破局之路:从“找方向”到“建标准”
面对转型的迫切与迷茫,智晟威李总直言:“我们需要借助盘古信息在智能化、数字化领域的深厚功底,让转型更顺畅、更极致。”这种“专业伙伴+企业实践”的模式,正是传统设备企业破局的关键。
盘古信息刘总指出,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新定义设备:未来的SMT设备不应是孤立的机械,而应是“会思考、能联动、可进化的智能终端”。具体而言,需从三方面入手:
1、构建统一的数字化标准:将过往零散的数字化尝试整合,形成覆盖研发、生产、售后的全流程标准体系;
2、软硬件深度融合:以软件赋予硬件“灵魂”,让设备具备数据采集、分析、反馈的能力,而非单纯的机械运动;
3、以客户场景为导向:从“满足功能”转向“创造价值”,例如通过设备数据帮助客户优化生产效率、预判维护需求。
“就像新能源汽车重新定义了‘出行’,智晟威也有望重新定义SMT设备的价值。”盘古信息刘总的这句话,既是对合作伙伴的期许,也是对整个行业的展望。
转型不是“选择题”,而是“生存题”
正如智晟威李总所言:“让设备的管理、维护、产能更智能,一个指令就能解决问题——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。”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智晟威的转型决心,更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集体求索。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从产品架构到客户认知的全方位革新。
访谈逐字稿(简化版):
盘古信息刘总:请用一句话概括智晟威现阶段的企业定位。
智晟威李总:打造世界一流的SMT输出设备世界第一品牌。
盘古信息刘总:未来5年,智晟威的定位会发生什么变化?
智晟威李总:成为智能化的工业4.0设备制造商。
盘古信息刘总:您如何理解工业4.0?
智晟威李总:核心是智能化、少人化、科技化。
盘古信息刘总:工业4.0与智晟威的产品有何关系?已做了哪些工作?
智晟威李总:从两方面发力:①管理端:打造数字化团队,开发管理软件,实现客户端到售后端全流程可视化、可控化,结合精益生产提升品质;②产品端:让产品更智能,适配无人化工厂,实现与网络、管理系统的对接,通过软硬件结合提升竞争力。
盘古信息刘总:传统设备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?
盘古信息刘总:可类比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:①产品端:从“机械化主导”转向“电气化(智能化)主导”,重构软件架构,拓展服务本质;②需求端:客户从“注重功能”转向“注重智能体验”,需匹配个性化、智能化需求。设备企业需从架构上变革,让“纯功能性设备”升级为“智能化终端”。
智晟威李总:我们过往数字化尝试较杂乱,缺乏统一标准,希望借助盘古信息的经验实现转型,让设备更智能,提升管理、维护、产能的智能化水平。
相关推荐
关注我们
抖音号
公众号
视频号
欢迎咨询有关产品、实施及其他方面的问题,我们随时准备好为您服务。